在生活中,有一部分脑梗死患者经过住院的治疗,之后做了一段时间的肢体康复锻炼,能够恢复了行走,虽然能行走,但是却不利索。但是仍然有不能够开口和别人交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患了卒中后失语症的表现,脑梗病灶累及了大脑的语言功能区,出现了语言功能障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失语症的概念和平时应该怎么锻炼吧!
卒中后失语是因为卒中或其他原因的脑损伤而导致的完全或部分性语言丧失大概叫失语症。
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么做康复锻炼呢?
1.口型及声音训练: 治疗师及家属要训练患者发音、口型,患者通过看、模仿进行校正和加强,训练应从最简单、最见效及最熟悉的字母或单字开始,如“好”、“o”,每天 5分钟。
2.图片训练法: 治疗师及家属可指着图片及上面的文字让患者跟读,并进行纠正和加强; 也可在说词语时配合肢体动作,如吃饭,可拿着筷子或饭盒做吃饭的动作,通过视听觉的结合,促进患者的语言恢复,每天 5 分钟。
3.闲谈训练法: 治疗师及家属加强与患者交流,谈及患者感兴趣的内容,注重患者自身意思的表达,但不限形式,可以文字、图画、口型或肢体动作,训练人员要有耐心,并给予患者支持与信心,每次 10 分钟。
4.称呼训练:语言治疗人员逐张问患者“这是什么?由患者逐一进行回答,当回答不出或错答时,可用描述图中的用途或词头音进行提示。
5.阅读理解:采用词图匹配或图词匹配,将词卡交患者做1/5选择,图与词的匹配与之相反。
6.书写障碍训练:采用字词匹配开始或行抄写训练,逐步过度到看图命名书写、听写等。所有患者每次语言训练30~60分钟,每周3~5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训练3个月末对比临床效果。
7.音乐训练法: 播放一些简单、熟悉、欢快的歌曲,使患者跟唱,开始时治疗师及家属需与患者一起哼唱,其后逐渐唱慢,使患者能独自哼唱,以改善患者说话流畅性,每次 10分钟。上述训练均每日 1 次,共治疗 4 周。